文件同步工具rsync使用笔记
最近要用到对Linux上文件进行自动备份传输,将多台设备的备份集中到一台设备。
常见的文件传输方式有很多,但都有一定弊端。类似于wget、curl需要依赖http,不是很方便。scp、rsp等工具都要依赖ssh,当ssh加密发生改变就要修改秘钥。因此选择rsync的理由是其不依赖于ssh,内网里打通直接相当于文件服务器,传输速度很快。
rsync的简单使用命令不再赘述,这里主要说一下rsync启动服务端
使用命令rsync —daemon
启动服务器,需要先编辑/etc/rsyncd.conf
,配置如下
######### 全局配置参数 ##########
port=888 # 指定rsync端口。默认873
uid = rsync # rsync服务的运行用户,默认是nobody,文件传输成功后属主将是这个uid
gid = rsync # rsync服务的运行组,默认是nobody,文件传输成功后属组将是这个gid
use chroot = no # rsync daemon在传输前是否切换到指定的path目录下,并将其监禁在内
max connections = 200 # 指定最大连接数量,0表示没有限制
timeout = 300 # 确保rsync服务器不会永远等待一个崩溃的客户端,0表示永远等待
motd file = /var/rsyncd/rsync.motd # 客户端连接过来显示的消息
pid file = /var/run/rsyncd.pid # 指定rsync daemon的pid文件
lock file = /var/run/rsync.lock # 指定锁文件
log file = /var/log/rsyncd.log # 指定rsync的日志文件,而不把日志发送给syslog
dont compress = *.gz *.tgz *.zip *.z *.Z *.rpm *.deb *.bz2 # 指定哪些文件不用进行压缩传输
###########下面指定模块,并设定模块配置参数,可以创建多个模块###########
[test] # 模块ID
path = /test/ # 指定该模块的路径,该参数必须指定。启动rsync服务前该目录必须存在。rsync请求访问模块本质就是访问该路径。
ignore errors # 忽略某些IO错误信息
read only = false # 指定该模块是否可读写,即能否上传文件,false表示可读写,true表示可读不可写。所有模块默认不可上传
write only = false # 指定该模式是否支持下载,设置为true表示客户端不能下载。所有模块默认可下载
list = false # 客户端请求显示模块列表时,该模块是否显示出来,设置为false则该模块为隐藏模块。默认true
hosts allow = 10.0.0.0/24 # 指定允许连接到该模块的机器,多个ip用空格隔开或者设置区间
hosts deny = 0.0.0.0/32 # 指定不允许连接到该模块的机器
auth users = rsync_backup # 指定连接到该模块的用户列表,只有列表里的用户才能连接到模块,用户名和对应密码保存在secrts file中,这里使用的不是系统用户,而是虚拟用户。不设置时,默认所有用户都能连接,但使用的是匿名连接
secrets file = /etc/rsyncd.passwd # 保存auth users用户列表的用户名和密码,每行包含一个username:passwd。由于"strict modes"默认为true,所以此文件要求非rsync daemon用户不可读写。只有启用了auth users该选项才有效。
[upload] # 以下定义的是第二个模块
path=/upload/
read only = false
ignore errors
comment = anyone can access
需要注意的是:
pid file是使用系统默认的,最好不要修改
每个模块的目录需要手动创建,否则客户端传不上来。
如果想不使用密码,就只能账户密码都不设置,客户端匿名登录